乐在“三难”中

——一名基层信贷员眼中的“三农”缘
2019-06-12来源:中国邮政网

  作为邮储银行云南省富宁县支行信贷客户经理,在日常工作中,我能时刻感受到老百姓对于基层金融服务的需要。每次听到他们真诚地说“谢谢”的时候,我由衷地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特别是做小额扶贫贷款,唯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其艰辛:服务“三农”,不只是一句口号,要的是脚踏实地去做……

  受理难。在小额扶贫贷款办理初期,我们选择了富宁县支行的扶贫帮扶点洞波乡洞塘村作为第一个攻坚点。洞塘村离县城有4小时的路程,我们原打算通过支行的驻村人员和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地通知大家集合起来,以便进行小额扶贫贷款业务的宣传及贷款的资料受理工作,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守在集合的地方等待了一天,过来询问的人寥寥无几。不对,肯定是我们的方式不对,贫困户都在忙着打工赚钱,怎么有时间来听我们的宣传呢!于是,我们决定挨家挨户地走访。大家兵分两路跑了两天,才将洞塘村的贫困户都走访一遍,结果还是收效甚微。

  这对满怀干劲的我们来说如同当头一棒。大家静下心查找原因:一是通知时间过短。很多贫困户家庭都有人外出打工,他们无法请假回来,导致贷款受理资料不齐全。二是贫困户观念错误。我们在询问贷款资金的用途时,贫困户首先想到的是拿这笔钱来盖房子,而不是用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创业增收。三是宣传方式错误。我们采用的挨家挨户走访的方式,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成效。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积极地跟政府社保部门联系,以合并宣传的方式提前一个星期通知各个乡镇的村委会;在社保局对贫困户完成集中培训后,以派送牙膏、毛巾等小礼物的方式让贫困户中有发展产业意愿的人留下来接受小额扶贫贷款业务讲解。选对了方法就能事半功倍,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筛选出优质的贫困户,还完成了当年的小额扶贫贷款任务。

  调查难。地处云南与广西交界的富宁县,位于群山怀抱之中,十里不同天。有一次,在调查完木央镇上者梅村的小额扶贫贷款情况后,已是下午5点。我们一行4人开车返回县城,本来风和日丽的天气忽然变得阴风阵阵,在翻过一个山头后突然起了大雾。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罩子,把大地上的一切都遮住了。起初还是朦朦胧胧的,不一会儿就连路也看不清楚了,直到能见度连30米都不到的时候,同行的3个女同事恐惧万分,胆子小的说话都带着哭腔。在那前不挨村后不挨店的地方,路的一边是高山巨石,另一边是数百米的悬崖陡坡,作为唯一的男同志,我只能强迫自己镇定。停下来是万万不可的,谁知道雾什么时候才会散去,只能打开双闪警示灯以极慢的速度往前开,并安慰她们不要害怕,原本两个小时的路途整整开了5个小时。

  办理难。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到了放款环节。“什么!没有我们邮储银行的储蓄卡?”“没问题,你可以到就近的乡镇的邮政代理网点办卡。”“哦,对了,那里只有汇兑台席,不能够办卡,你没时间来富宁县城办卡吗?”“没事,我们带着开卡的设备去你们村委会统一帮你们办卡。”很多次,当我们带着网点的开卡设备到各个村委会时,才发现在那里我们的设备也没有信号。我们常常带着客户在大山里寻找信号,最后在山头寻找到信号,然后再开卡。

  这样或大或小的困难在小额扶贫贷款业务的办理中不胜枚举,但是,我们也乐在其中。我们相信:事在人为,明天会更好。

  (梁恃豪口述,朱晓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