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致“高”行远——从全国两会热词看“新邮政”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吕磊 李伟 潘建伟 邸亚峥 来源:中国邮政报 发布时间:2021-03-17 

  刚刚结束的2021年全国两会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意义非凡。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让新发展阶段的“路线图”成为“施工图”。

  年初召开的2021年集团公司工作会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邮政的战略目标。新发展阶段将为中国邮政打造“新邮政”提供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蕴含巨大消费潜力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将为中国邮政开启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化的业务领域和行政化的经营方式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能力不足,正在成为中国邮政在充分市场竞争下生存发展的掣肘。

  对中国邮政而言,深研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正是读懂国家政策,把准经济走向,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变局中开新局,为打造“新邮政”发展格局、实现邮政二次崛起奠定基础的必需之举。

  乡村振兴 时不我待

  乡村振兴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词语和关注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十四五”规划更是对乡村振兴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热议乡村振兴之策,展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乡村经营主体呈现散、小、弱的特征,其经营普遍存在‘四难’——融资难、销售难、控制成本难、防控风险难。”全国政协委员解学智认为,要想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必须解决好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上述问题。

  “要完善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全国政协委员董新光建议,“构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深度融合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托管服务等多种形式,将农户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建立相对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体和增值收益机制,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梳理“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再综合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不难看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单靠种植、养殖还不够,必须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因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既包括农村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包括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还包括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物流配送,再到销售贸易、科研创新、金融保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为中国邮政深耕农村市场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在完成脱贫攻坚的“扶贫答卷”后,中国邮政也期待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高质量的助农惠农兴农的时代篇章。

  未来是可期的,但现实是必须清醒面对的。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已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上下游联通打造全产业链的电商新模式。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加速下沉市场布局,以强大的线上流量优势和专业的运营能力,加快与农村商超联合,构建了流量、品牌、规模优势。反观中国邮政,虽深耕农村市场多年,打造了县域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线下渠道优势明显,但邮政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不清,商流规模不大,线上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平台销售额和活跃买家数远低于三大电商平台,亟待打破线上能力不足的瓶颈,重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

  对于如何破局,代表委员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如今,电商成了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具。”来自甘肃陇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通过电商将家乡的橄榄油、核桃、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她期待,加快农村物流配送、生鲜食品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为乡村振兴开通农村电商“快车道”。

  解学智委员认为,可以引入供应链金融,有效整合产业要素,打通乡村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堵点,“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以资金为黏合剂,将上下游经营主体紧密联结在一起,统一规范产业链生产和管理标准,实现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小企业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产业优化升级”。

  记者观点:当下,从国家到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加速推进。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对中国邮政而言,时不我待、不容错过。深耕农村电商市场,服务乡村振兴,中国邮政必须发挥“一个中国邮政”的协同效应,加快推动各板块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实现资源共享、商机共创、优势共建,充分发挥“三流合一”优势,加大对农村“三产融合”的渗透力度。

  快递市场 亮剑突围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量突破800亿件;2021年以来,中国快递量更是达到每天3亿件的规模。快递业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为快递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着眼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快递与农村市场、快递与绿色包装等话题成为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刺激下,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在农村地区,快递业必将大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对此深有感触:“目前,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通而不畅,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农民增收,也影响了农民消费,不利于城乡经济循环。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建议,共享县域邮政网络、优化快递进村路线,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打通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对于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众多代表委员认为,此举既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践行,又是推进快递业降本增效的有力举措。全国政协委员、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波建议,推进电商垃圾治理,让快递包装变得“更瘦”“更绿”。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从法律法规建立和公共处理体系两个方面强化绿色物流建设,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利益最大化。

  争分夺秒的快递业,一直希望搭上立体交通,特别是高铁的快车。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实现“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等目标,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马旭林委员建议,要推动高铁场站布局与邮件快件转运处理功能的配套建设,集约利用高铁场站资源;支持高铁快递技术装备研发;在具备条件的线路开行高铁货运专列,提升高铁快递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打造“高铁+快递”的物流模式,支撑邮政快递业的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一个更加高效、绿色、智慧的快递市场正在向我们大踏步地走来。

  在如今的快递市场,竞争不再是单项业务能力的比拼,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当前,中国邮政寄递业务的主要矛盾是能力与充分竞争中生存发展的矛盾。能力不足恰恰是制约中国邮政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无论是下沉农村市场还是进行绿色转型,必须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在寄递时限已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中国邮政寄递业务的质效仍显低下,突出表现在寄递网的组织层级多,网络柔性、敏捷度不高;运输资源配置不合理,分拣中心工艺、流程、管控标准化、体系化不完善;全流程存在降本增效的压力等。这充分说明,中国邮政亟待建立有效的市场体系、基于行业对标的管理体系、端到端的环节成本精准管控机制。

  记者观点:“十四五”期间,中国邮政寄递业务必将面临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如何从强大的竞争对手间突围?对中国邮政而言,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现质量变革;推动全环节降本,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效率变革;激发全员活力,实现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寄递业务竞争力。

  数字经济 思维破茧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发展数字经济的内容受到代表委员的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经济形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则表示,数字经济时代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机遇大于挑战。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更是认为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国企业非常重要。他表示,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扩大市场的需求持续加强。通过端到端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国内生产和消费高效连接、企业降本增效的驱动力。

  数字经济究竟对中国邮政会产生什么改变?在建设“新邮政”的征途中,中国邮政如何通过数字化催生和创造发展新动能?回答这些问题,中国邮政就必须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0年9月,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着力推进智慧营销、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旅游、智慧供应链等建设,推动实体服务网点向虚拟智慧网点转变,打造智慧服务中心,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服务,打造在线的数字服务产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黏性,拓展数字服务能力,扩展数字业务规模。

  近年来,中国邮政数字化转型速度越发加快。智慧网点、“云仓储”、智能分拣机器人陆续出现,提升了客户体验;邮储银行通过丰富自建场景、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等方式,着力推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研究与运用,提高了客户黏度。但问题依旧存在:从自身看,中国邮政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仍然是用数字化的手段辅助传统的经营思维和模式;从市场竞争看,邮政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应用还未形成全业务全流程推进的格局,网络运营管理粗放、流程断点多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信息化应用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从客户需求看,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与客户感知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畅销书《未来呼啸而来》预见了9大指数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它指出,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网络、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3D打印、区块链、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指数型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将在未来10年彻底重塑每一个行业和我们的社会。所以,对中国邮政而言,数字化转型必须对现有的经营管理思维、行为和工作模式进行革新,要让数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主导作用,通过数据去寻找客户。

  如果思维不革新,在不远的未来,传统邮政可能就会被数字化的社会所淘汰。

  记者观点:在数字化时代,“数字”二字绝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代名词。中国邮政推进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改变邮政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等同于技术升级、硬件改造的错误认识,而是要以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客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为方向,加强顶层设计,推出适合数字化发展的治理模式;做好各项业务的协同,与合作伙伴打造跨产业的数字化生态圈,以数据资产的相互复用,实现信息—数据—要素—价值的转变,创造价值,打造新发展动能。

  国企改革 破旧立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国两会期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备受代表委员关注。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唐复平看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表示,要将“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这一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践行到底。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制造大街总经理程静建议,从加速混改人才改革、加强与混改平台深度合作、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基金科技生态链、探索不同类型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深化服务型国资企业混改先行先试。

  当前,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化解外部风险挑战、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都对国有企业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提出了全新要求。国有企业必须积极主动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围绕“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展开:“一个中心”是指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三个方面”分别是市场体制的完善、市场配置的优化、市场主体机制建立。而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也将是中国邮政改革发力的重点方向。以要素市场化为着眼点,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上把改革的文章做深、做活,使企业的决策机制、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适应经济规律、满足市场竞争要求,有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实施,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都进入了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2021年,“十四五”开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2022年能否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作为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这些重点任务,也成为各家央企2021年发力攻坚的方向。从邮政目前情况来看,在公司化改革顺利完成后,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改革总体前景向好,但问题犹存。除普遍服务外,中国邮政的各个板块领域都是充分竞争的领域,各项业务都是充分竞争的业务,各种产品都是充分竞争的产品,但我们仍在用传统的经营方式、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来经营充分竞争的业务、充分竞争的产品,缺乏竞争意识,缺乏竞争机制,缺乏竞争举措,是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应对新发展。

  新发展阶段下,面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中国邮政当前主要矛盾的本质——“充分竞争的市场化业务领域和相对传统的行政化经营方式之间的矛盾”得到充分化解,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成为邮政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

  记者观点:国企改革,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用改革对接发展所需、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增长潜力,中国邮政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不断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资本的同时改机制,以混促改,以改促发展,提升企业在促进“双循环”方面的能力。

  从乡村振兴到快递转型,从数字经济到国企改革,新征程的大幕已经开启。新发展阶段,中国邮政打造“新邮政”发展格局关乎高质量发展问题,在根本上也是系统性深化改革创新的问题。中国邮政唯有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融入国家各项发展战略;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企业的更好结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意识,让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解决当前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才能化解挑战、抓住机遇,加速实现二次崛起。

  未来已来,中国邮政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