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从“送温暖”变成“被温暖”

本报记者 陶稳2021-05-18来源:工人日报

  晚上10点,印刷车间工人陆续进入各自岗位,制版、上纸、印刷、折页、裁切、传送……车间工人彻夜忙碌,一张张报纸新鲜出炉。早上8点,一摞摞捆扎整齐的报纸,满载着时下最新信息,陆续到达各投递部。

  王浩然是北京安外邮政投递部的一名送报员,她每天负责将一份份报纸送到服务区内的订阅者手中。王浩然所在的投递部服务半径为3.5公里,“平均每天送100多户,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上午送日报,下午送晚报,每天在投递部和责任片区之间至少跑三个来回,20公里起步。”王浩然告诉记者。

  来自河南开封的王浩然是“90后”,同时也是一名“老”送报员。近10年的送报工作,让她经历了送报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电动车的迭代,也见证了报纸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兴衰。

  “以前订报的人很多,现在基本都是老人、知识分子和机关单位在订。”王浩然说。因为送报工作量减少,为增加收入,王浩然也需要投送快件包裹。“但只要还有人在订购报纸,我就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王浩然说。

  “送报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能锻炼身体”王浩然打趣说。实际情况却是“为了让客户第一时间阅读到报纸,不管风吹日晒,再寒冷、再炎热的天气,我们也得往外面跑。”“把报纸及时送到,不能让喜欢看报的人等着急了”是压在她肩上的担子,也是她心中的责任。

  有些老人体恤送报员工作辛苦,会提前准备一些水果、零食、饮料,这是让王浩然最为感动的。“我们跟老人相处得都特别好,能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也很幸福,所有的辛苦也是值得的。”王浩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