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传递书信

——当好红色交通员的许洪田
冯彤2025-08-27来源:中国邮政报

  “我是1944年入的党,组织安排我做交通员,负责村党支部到区委支局的情报和书信传递工作。”说起抗战时期做红色交通员的经历,原天津市邮政局发行处办公室副主任、97岁高龄的许洪田记忆犹新。对他而言,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扫荡和严密封锁下,党的通信工作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天津作为当时河北省的重要城市,党秘密建立起为人民革命战争服务的红色邮政,培养了一大批通信骨干。许洪田没有告诉父母,偷偷参加了邮政训练班。他在档案中写道:“上学期间都是游击环境……有时跑到野外坯坑内或者树林内去上学,有时被日本兵追散,吃饭睡觉都不消停,然而更增加了我对敌人的仇恨。这也是我入党参加革命工作的原因。”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在党最艰难的时期,16岁的许洪田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的邮政通信,是维系破碎山河的血脉网络。由于敌人控制了主要交通线,党的交通站不得不从城内转移到乡村。许洪田被派到河北省滦平县做通信员。滦平县是游击区,生存环境残酷,党的通信员们不得不装扮成走亲戚的村民或做买卖的小商贩,将党的情报、报纸等藏在包袱或盛菜的竹筐夹层中,躲过一次次日伪军的盘查,用生命为党传递情报。

  “那时候,不管白天晚上,任务来了,我一刻不能耽误,马上出发。”作为红色交通员,许洪田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通信任务。其中的一次,许洪田至今难以忘记,那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传递情报时,突然遭遇日军飞机的轰炸。当时,他扮成一个农户,揣着的包袱里是几件带补丁的衣服,而党的重要情报就缝在衣服的内衬中。许洪田一边拼命奔跑,一边死死护着那个装着情报的包裹。就在他躲进一间民房旁的窝棚时,一枚炮弹突然飞了过来,炸飞的民房碎片瞬间铺天盖地朝许洪田砸去。他被气流震出十几米远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次险情虽然没有伤及他的生命,却让他的听力严重受损,之后再也没能恢复。对此,他从未抱怨过,而是更加忘我地工作,用有限的生命为党和国家的邮政事业多作贡献。

  光阴荏苒,如今的中国邮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拥有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点、通达全球的寄递网络。许洪田说,这让他情不自禁地想起用生命传递书信的岁月。从当年的人挑马驮到现在的无人机投递,从几个月送达一封信,到包裹快递没几天就能畅达全球,新时代的邮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从未改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峥嵘岁月的亲历者,许洪田深知,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是众多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希望年轻一代邮政人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好邮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责任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