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进村解民忧 农品畅销见实效

肖婉君2025-09-01来源:中国邮政报

  曾经,取快递要奔波十几里地,优质农产品愁销路;如今,“一站式”服务直通家门口,土特产“飞出”山窝窝——在四川省达州东部经开区亭子镇燕窝岩村,这场惠及全体村民的转变,正是达州市邮政分公司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的生动实践。

  近两年来,达州市分公司党委立足邮政资源禀赋,在燕窝岩村创新开展“整村服务升级”试点工作,通过推动服务下沉、深化组织共建,合力破解难题。他们把“民生窗口”开到村口田埂,将“一条龙”服务送进百姓心坎,奏响了党组织牵头、邮政发力、村民受益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纾困解难 党组织牵头摸实情

  整村推进,摸底是第一步。在达州市分公司党委指导下,达川区邮政分公司挂职副总经理刘伶俐,以驻村第一书记身份牵头组建“邮政党员先锋队”,联合亭子镇邮政营业所骨干员工,通过走村入户、召开院坝会等方式,逐户摸排村情民意,精准锁定发展堵点。

  “以前寄点腊肉给女儿,得肩挑背扛到镇上,折腾大半天!”在燕窝岩村院坝会上,村民李大姐道出了往日艰辛。调研发现,快递仅到镇、农资买贵卖难、农产品优质难优价……这些都是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与此同时,村里青壮年外出比例高达65%、集体经济薄弱、老龄化程度高,也成为村党总支亟待破解的“心头病”。这些急难愁盼,为后续服务升级划定了“靶心”。

  党建共建 凝聚合力开良方

  面对燕窝岩村的发展困境,达州市分公司党委明确提出,要以党建为纽带,构建“邮政—村委会—村民”三方联动的发展共同体,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价值闭环。

  达川区分公司党支部主动对接燕窝岩村党总支,聚焦“寄递难、销售难、运输难”三大核心问题,推动邮政服务向“家门口”延伸。双方建立月例会机制,定期会商产业发展路径;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升级特色产业,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赋能——邮政发挥网络、渠道、资源优势,村里盘活需求、产品、潜力资源,双方结成“红色合伙人”,共同朝着“支部强起来、集体经济活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的目标迈进,让邮政服务真正扎根乡村、赢得民心。

  三步推进 组织赋能见实效

  在达州市分公司党委指导下,达川区分公司党支部构建起“摸清底数—党建共建—精准施策”三步工作法,推动服务从“碎片化”转向“体系化”。

  以数据驱动精准服务为核心,先锋队全面收集全村种植户、养殖户、外出务工户、社保卡户、用邮户等不同类别用户的信息,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通过分类梳理、实时更新,精准掌握村民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邮政服务以场景融合为突破口,从“零敲碎打”升级为“全家福套餐”:优化升级村综合便民服务站,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快递时效再提一步;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帮助农产品拓宽销路、提高售价,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定期进村开展免费测血压、金融防诈骗宣传、寄递知识普及等活动,让服务离村民再近一步。

  一系列党建赋能举措,让燕窝岩村迎来看得见的变化:“快递进村”实现全覆盖,村民取寄件“足不出村”;今年上半年,邮政助销农产品7.5万公斤,惠及180余户村民;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10亩农肥示范田建成后,辣椒亩产大幅提升,成功摘掉“薄弱村”帽子。与此同时,邮政服务也实现深度拓展,该村金融客户增长30%,寄递、分销收入稳步提升。这一模式得到市、区、镇三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赞为“接地气、有实效”的党建引领服务新模式。

  如今,行走在燕窝岩村的乡间小道上,“邮政绿”与“党旗红”交相辉映。达州市分公司党委与燕窝岩村党总支将持续深化共联共建,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丰富服务内涵,以更实举措赋能村庄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