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 邮路生辉

——四川邮政工匠学院探索工匠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侧记
曾祥文2025-09-02来源:中国邮政报

  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邮政正处于从传统服务向智慧化、专业化转型的关键期。近年来,四川省邮政工会立足本地实际,持续探索工匠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以王顺友、其美多吉、哈弄夺机三代劳模为引领,创新开展“名师出高徒”技能培训,引导职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去年9月20日,四川邮政工匠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全国邮政系统首个省级工匠培养平台。这一举措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人才强邮”战略在行业变革中的深度实践。如今,这些工匠人才活跃在四川邮政各条线、各岗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新老相承众雁齐飞

  3月6日,一架载重50公斤的大型无人机从木里县城起飞,仅用3分钟便将邮件送至直线距离3公里外的友友坪村。“以前父亲送一趟邮件要往返14天,现在无人机转眼即达!”王顺友的儿子王银海感慨道。曾多次随父亲投递邮件,深知邮路艰辛的他,如今作为木里县邮政分公司渠道管理人员,积极推动开通无人机邮路。目前,木里邮政计划常态化运行无人机航线,覆盖列瓦、项脚等偏远乡镇,曾经的“九十九道拐”险途已化作“云上马班邮路”的快捷航线。

  4月初,甘孜州多地大雪纷飞,邮车驾驶员洛绒牛拥小心翼翼地行驶在雪线邮路上。自2015年参加工作后,他拜其美多吉为师,成为勤恳的“小徒弟”。“牛拥的韧劲和对工作的热爱让我欣慰。现在,他不仅掌握了驾驶和修理技术,更学会了用心对待每件邮件。”其美多吉希望他将这份责任与热爱传承下去。

  在若尔盖县,投递员罗措忙着清分邮件、分配任务。作为哈弄夺机的徒弟,她始终牢记师傅“零失误是对努力的最好证明”的教诲。如今,担任投递外包班组长的她,同样要求团队做到投递零失误。“罗措认真细致,相信她会比我更优秀。”哈弄夺机满怀期待。

  这些邮政“新生代”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将老一辈的坚守与新时代的创新深度融合,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生。

  建立工匠人才培育体系

  作为西南地区枢纽,四川在“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地位关键。四川邮政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更需要强化自身服务能力,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覆盖各专业、各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传承,从“三代劳模”到“四川工匠”“中国好人”“最美投递员”,众多榜样激励着广大职工不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去年1月,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宜宾市邮政分公司投递业务管理员马永强获评“四川工匠”,成为四川邮政唯一的省级工匠。以此为契机,四川省分公司党委于去年9月批准创办四川邮政工匠学院,聚焦区域特色产业、跨境物流、乡村振兴寄递等方面定向培养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指导、工会主管、省人才发展中心主办、各板块各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学院成立后,积极完善师资库与实训基地,建设网上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省级邮政工匠孵化人才培训班”纳入今年四川邮政教育培训计划,由省邮政工会出台设备预算、教师授课补助、课程开发费用、劳动和技能竞赛专项经费等支撑措施,确保学院良性运转。同时,实施工匠人才梯次培育计划,每两年评选省级邮政工匠、市级孵化人才,择优推荐参评政府工匠称号。自今年起,拟用6年构建“市(政府)—省(邮政)—省(政府)”三级培育体系,形成“头雁引领、众雁齐飞、新老相承”的人才梯队,营造技能成才、技能兴企的良好氛围。

  引领职工争先创优

  7月8日,四川邮政首期工匠孵化人才培训班开班,49名省级邮政工匠孵化人才参加。培训开设“代理金融、寄递、邮务三大业务发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AI背景下工作效率提升”等课程,采用“外聘老师+内训师+四川工匠”模式授课,课堂聚焦“宏观政策分析+重点业务讲解+AI技术实操”,并运用“课堂教学+分享沙龙+观摩教学”的形式,助力“准工匠”突破技能瓶颈、拓宽视野,从“熟练工”成长为“技术带头人”,从“业务骨干”跃升为“创新引擎”。

  其间,四川邮政实施“新型学徒制”,于2023年先后举办了代理金融、寄递条线两场拜师仪式,开启新型学徒培养的序幕。如今,通过1600余名业务骨干“手把手”带教,已培养出2000余名专业技能过硬的新生力量。工匠学院挂牌成立后深入推行该模式,举办了首期“名师高徒”技能大赛。截至2024年底,四川邮政高技能人才占比已达38.17%,提前实现集团公司“十四五”高技能人才目标。

  以赛促学、以创促产,四川邮政构建了“教学—竞赛—创新”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四川邮政积极争取省总工会、省人社厅支持,将多项技能大赛纳入省级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了四川省快递员、快件处理员技能竞赛,四川邮政“师带徒”技能竞赛,“中国梦·劳动美——青耘四川·邮我同行”青年直播助农大赛,不仅涌现出一批技术能手,更推动企业连续两年提前实现经营目标。

  “我们不仅要培养单兵作战的能手,更要打造协同创新的团队。”四川省邮政工会副主席罗程介绍。目前,11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开展课题攻关,每个工作室每年至少完成2个创新项目。

  “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四川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匠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万立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人才强邮”战略,让工匠学院真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